我不知道如何定義「古早味」是什麼樣的味道,但我曉得,每個人的古早味必定是獨一無二的存在,2019年出世的嬰孩和1980年出生的成人,不一樣的年代,不一樣的個體,記憶中的老味道當然也會不同。初到博多,從飲食方面說起,我就像個新生兒,於是慢慢由五感開始累積吃過的每一碗拉麵、每一間餐廳,從比較中獲得靈感,期待有天吃著吃著,白光閃現之時,所謂獨家的古早味能夠自然湧現。
「名代ラーメン亭」從昭和時代的1963年一直到現在,雖然有過地址移轉或舊店休業的經歷,仍靠著一碗日幣450元的拉麵和在地人博感情,這樣的情感延續傳承,也是一種古早味的表達方式吧?
「名代ラーメン亭」和當代主流的拉麵店很不一樣,店員多為長青一輩,菜單呈列於牆面,用餐大多時候需要併桌,而最新鮮的,是在博多站內還能找到一碗只要日幣450元的拉麵。拉麵店的位置在博多站內地下一樓的「博多駅地下街」,四周鄰近不同出入口,吸引著分散各處的在地上班族,在正餐時刻經常座無虛席。
店外和店內都貼有漫畫「クッキングパパ」(譯:妙廚老爹)的彩色版內頁,背景以「名代ラーメン亭」為主,敘述主角荒岩一味在店內用餐的內容。
在其餘的黑白內頁也曾出現店名和食物。另一間「旭軒」也曾被作者作為博多一口餃子店的範本,兩間都吸引不少漫畫迷朝聖。
店內用餐以桌椅區為主,正餐時段需與他人併桌。外場店員和內場師傅較為年長,但服務依然敏捷,笑容可掬,使人感受親切。
菜單以圖像與名稱張貼於牆面,點餐時告知店員餐點號碼即可。不少老式拉麵店都是把菜色列於牆上,以口頭點餐方式取代食券機。「名代ラーメン亭」除了提供拉麵,也賣炒飯、餃子和強棒麵,可依個人習慣選配套餐。
桌上調味料共達7種,包括拉麵專用、餃子沾醬、胡椒粉、一般調製沾醬、蒜泥、芝麻和辣油。並提供紅生薑和辛辣的高菜為配料。
チャーハン(スープ付)(炒飯附湯)(日幣480元)附湯為蛋花湯,放入不少細圈綠蔥,口味清淡。
炒飯配料有蛋花、魚板、青蔥等,飯體不帶油光,口感略顯乾澀,藉由咀嚼能感受疏鬆的飯粒在舌面上及齒縫間的翻滾、摩擦,配上一口清蛋湯,也樸實的令人滿足。
チャーシューメン(叉燒拉麵)(日幣550元)豚骨湯色不顯濃稠,聞起來也不發豚臭,稍微放置兩三分,油脂會在湯面形層小片薄膜,單飲味道溫和,容易入口。細直麵條可選擇軟硬度,可主動向店家提示,普通硬度的口感可嚐小麥香氣。玉子滷得入味,醬油香氣很快能在嘴內拓散開來。
チャーシュー(日幣250元)叉燒使用豬五花部位,口感偏肥腴,片薄而味濃,底部舖滿水煮豆芽菜,另附半個玉子和青蔥,也是道下酒菜。
水餃子大皿(日幣320元)大份水餃有15顆,比小份5顆日幣180元便宜一些,多人分食可點大份。餃子皮的水分瀝得乾凈,不見水珠附著也不發燙口的熱氣,對比在台灣時常見那一盤盤像敷過面膜,充滿水漾的餃子皮,台灣水餃看上去還是比較引人食慾呢。
餃子皮不薄,質地也不軟綿,吃起來口感紮實略帶麵香。如果談到吃水餃的習慣,對我來說,餃子皮比餡料更重要,而不發熱氣的水餃更是項優點,我一直都喜歡吃冷皮水餃,小時候會特別把剛上桌的整盤水餃端去讓電風扇吹冷,這樣的皮吃起來最彈,一吃就能30個起跳,大小約是圖中的1.5倍大吧,現在想起來真不可思議阿!
在找博多站週邊美食嗎?可以翻翻看73篇食記,都是我日常造訪的餐廳,也可向我推薦你心中的美味,而我還沒發現的店家喔:)
博多地下街與博多一番街只有幾步之遙,人氣美食都收錄在博多一番街美食特輯。
喜歡吃拉麵的旅人,可以參考我在福岡的41篇拉麵食記:)
店家資訊:Tabelog
「名代ラーメン亭」從昭和時代的1963年一直到現在,雖然有過地址移轉或舊店休業的經歷,仍靠著一碗日幣450元的拉麵和在地人博感情,這樣的情感延續傳承,也是一種古早味的表達方式吧?
「名代ラーメン亭」和當代主流的拉麵店很不一樣,店員多為長青一輩,菜單呈列於牆面,用餐大多時候需要併桌,而最新鮮的,是在博多站內還能找到一碗只要日幣450元的拉麵。拉麵店的位置在博多站內地下一樓的「博多駅地下街」,四周鄰近不同出入口,吸引著分散各處的在地上班族,在正餐時刻經常座無虛席。
店外和店內都貼有漫畫「クッキングパパ」(譯:妙廚老爹)的彩色版內頁,背景以「名代ラーメン亭」為主,敘述主角荒岩一味在店內用餐的內容。
在其餘的黑白內頁也曾出現店名和食物。另一間「旭軒」也曾被作者作為博多一口餃子店的範本,兩間都吸引不少漫畫迷朝聖。
店內用餐以桌椅區為主,正餐時段需與他人併桌。外場店員和內場師傅較為年長,但服務依然敏捷,笑容可掬,使人感受親切。
菜單以圖像與名稱張貼於牆面,點餐時告知店員餐點號碼即可。不少老式拉麵店都是把菜色列於牆上,以口頭點餐方式取代食券機。「名代ラーメン亭」除了提供拉麵,也賣炒飯、餃子和強棒麵,可依個人習慣選配套餐。
桌上調味料共達7種,包括拉麵專用、餃子沾醬、胡椒粉、一般調製沾醬、蒜泥、芝麻和辣油。並提供紅生薑和辛辣的高菜為配料。
チャーハン(スープ付)(炒飯附湯)(日幣480元)附湯為蛋花湯,放入不少細圈綠蔥,口味清淡。
炒飯配料有蛋花、魚板、青蔥等,飯體不帶油光,口感略顯乾澀,藉由咀嚼能感受疏鬆的飯粒在舌面上及齒縫間的翻滾、摩擦,配上一口清蛋湯,也樸實的令人滿足。
チャーシューメン(叉燒拉麵)(日幣550元)豚骨湯色不顯濃稠,聞起來也不發豚臭,稍微放置兩三分,油脂會在湯面形層小片薄膜,單飲味道溫和,容易入口。細直麵條可選擇軟硬度,可主動向店家提示,普通硬度的口感可嚐小麥香氣。玉子滷得入味,醬油香氣很快能在嘴內拓散開來。
チャーシュー(日幣250元)叉燒使用豬五花部位,口感偏肥腴,片薄而味濃,底部舖滿水煮豆芽菜,另附半個玉子和青蔥,也是道下酒菜。
水餃子大皿(日幣320元)大份水餃有15顆,比小份5顆日幣180元便宜一些,多人分食可點大份。餃子皮的水分瀝得乾凈,不見水珠附著也不發燙口的熱氣,對比在台灣時常見那一盤盤像敷過面膜,充滿水漾的餃子皮,台灣水餃看上去還是比較引人食慾呢。
餃子皮不薄,質地也不軟綿,吃起來口感紮實略帶麵香。如果談到吃水餃的習慣,對我來說,餃子皮比餡料更重要,而不發熱氣的水餃更是項優點,我一直都喜歡吃冷皮水餃,小時候會特別把剛上桌的整盤水餃端去讓電風扇吹冷,這樣的皮吃起來最彈,一吃就能30個起跳,大小約是圖中的1.5倍大吧,現在想起來真不可思議阿!
在找博多站週邊美食嗎?可以翻翻看73篇食記,都是我日常造訪的餐廳,也可向我推薦你心中的美味,而我還沒發現的店家喔:)
博多地下街與博多一番街只有幾步之遙,人氣美食都收錄在博多一番街美食特輯。
喜歡吃拉麵的旅人,可以參考我在福岡的41篇拉麵食記:)
店家資訊:Tabelog
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