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外的豔陽光下,淺藍的天空,淡青的農舍,以及稻田連綿的筑野平原飛馳而來,廣播裡說著久留米車站到了。這次為食而旅,我來到久留米,在這一天我從白晝吃到黑夜,最滿意的便是2014年米其林推薦拉麵「大砲ラーメン本店」。若說福岡縣最好吃的豚骨拉麵為「大砲ラーメン」,實在所言不假。
搭上私鐵駛進久留米市,沿路風景帶我來到豚骨湯的發祥地。盼過秋冬春夏,終能吃到一碗名聞遐邇的大砲拉麵。來此之前,福岡市區內最優的豚骨拉麵是「博龍軒」;在此之後,「大砲ラーメン」是福岡縣的第一位。目前在市區共三間分店,在博多站的KITTE9樓,天神今泉店或早良區小田部,也能就近嚐到大砲拉麵。
在福岡9間店中,共4間店榮獲米其林拉麵推薦,分別是本店、長門石店、合川店與吉井店,而這4間都不在市區,也是這次特地來久留米本店的原因。本店的位置隱身巷內一隅,離久留米站徒步約10分,店外附設專用停車格。正餐時段客人較多,先於店外填單等待唱名。
雖然營業時間只到晚上九點,但那晚八點半用餐離開時,仍有日本客人持續上門。店內座位區分為吧檯與和式座席,座敷的設計適合團體用餐,整體比一般拉麵店環境舒適許多。黃燈灑落在室內木製的桌椅,也帶有居酒屋的色彩。
入座後發現桌面上的調味瓶罐和菜單非常豐富,而最吸引人的是提供冰飲的ヒンヤリ八女茶,和其他拉麵店的毫無新意的冰水不同。冰飲的綠茶口感清爽,這項服務特別討喜。
圖為日文版菜單,另有英文版附圖片,說明簡單清楚,容易選擇。拉麵口味主要有3種,分別為基本豚骨湯、屋台時代豚骨湯、黑豚骨辣麻油,再依不同配料衍伸不同拉麵菜色,也提供成人小份或小孩專屬的拉麵。
桌上調味罐多達7種,分別為餃子專用辣油、醬油,拉麵用的芝麻粉、洋コショー(西式胡椒粉)、紅生薑、原味蒜泥、辣味蒜泥等。
廚房各有一位煮麵和調湯的師傅,每個撈麵、瀝水、舀湯配製的動作迅速流暢,不需5分鐘的等待,拉麵便已上桌。
食べくらべセット(日幣900元)是兩個願望,一次滿足的概念。圖左為ラーメン,圖右為昔ラーメン,份量約為一般碗的一半。只能一人食用,無法兩人共食。
ラーメン的豚骨湯在碗的圓周浮著許多脂泡,味道香濃,配料包括叉燒、半個玉子、青蔥與海苔。
「大砲ラーメン」是「呼び戻しスープ」的發祥店,這種湯的特色在於把當日剩餘的豚骨湯保存至明日,待明日與新熬煮的湯頭混合使用,從創業1953年延用至今,如果這是一瓶陳年酒,想必是價值連城的了。湯頭滋味醇厚。叉燒片薄偏瘦,種類分為兩種,昔ラーメン用五花肉,其他拉麵則為腿肉。拉麵使用低加水直麵,易於吸附湯汁,選擇偏硬口感,入喉滑順。
昔ラーメン著重於重現屋台時代的味道,內容包括豬五花叉燒、半個玉子、筍乾、海苔、豬油渣和青蔥。豬五花叉燒的邊緣圈了些柔軟的脂肪,口感很好,不覺肥膩。而最特別的莫過於豬油渣,切成小方塊狀的豬油渣是炸豬油而生的副產品,質地香酥鬆脆,讓這碗以懷舊為題的拉麵滋味加分不少。
昔ラーメン的湯頭比ラーメン多了一股淺層的油香,這股油香類似拌麵裡提味的香油,或許是豬油渣的加持,讓整碗湯頭像變魔術般的換了張面容,這一口湯無預警地把我拉回到童年時代,那股早被我遺忘卻曾經擁有的滋味,為了延長過去的味覺記憶,又連連喝下好幾口確認,直至我深切地感受到昔ラーメン的魔力才罷休。
昔ワンタンメン(昔餛飩拉麵)(日幣830元)是店內人氣拉麵,上門的客人有九成都點上這碗。配料比昔ラーメン多出餛飩,其餘相同。
筍乾色澤淺黃,滋味新鮮軟嫩,比大部分拉麵店優質。餛飩大致是除了叉燒之外,還能加點的肉類配料,且每間拉麵店的餛飩包法和餡料滋味也各有異趣,只要遇上都想點來嚐鮮。這裡的餛飩皮綿嫩,而內裡大範圍的輕抹上一層肉餡,即使單薄,嚐起來也有滋味。
ごはんセット(日幣250元)包括白飯,五個餃子與漬物。這是第一次吃拉麵後還想點白飯接續,這種雙澱粉飲食是博多人的在地吃法,而另一方面想以湯泡飯的形式來回味昔ラーメン的豚骨湯頭。
湯泡飯大概也是懷舊既往的一種吃法,也忘了是誰教我的,小時候只要一碗白飯再搭上任何熱湯,就能吃下兩大碗,不過今非昔比,現今幾乎沒機會再這麼吃了。而昔ラーメン的湯來作泡飯滋味特別好,不需要太多就很有味道,我只用一碗湯泡飯便回憶十年的孩童時代,日幣250元便宜的很有意義。
餃子呈色金黃誘人,不僅煎得香,也煎得脆,一口餃的尺寸得以讓食客把酥脆的精華都一併打包。帶著腦海裡刻意儲存的味覺記憶離開久留米,才剛搭上回途的電車,心裡已思索著下回再訪「大砲ラーメン」的時刻了。
吃過必留痕跡:
喜歡吃拉麵的旅人,可以參考我在福岡的41篇拉麵食記
福岡米其林23篇食記,持續收集中
2019-05-10 取自Tabelog
搭上私鐵駛進久留米市,沿路風景帶我來到豚骨湯的發祥地。盼過秋冬春夏,終能吃到一碗名聞遐邇的大砲拉麵。來此之前,福岡市區內最優的豚骨拉麵是「博龍軒」;在此之後,「大砲ラーメン」是福岡縣的第一位。目前在市區共三間分店,在博多站的KITTE9樓,天神今泉店或早良區小田部,也能就近嚐到大砲拉麵。
在福岡9間店中,共4間店榮獲米其林拉麵推薦,分別是本店、長門石店、合川店與吉井店,而這4間都不在市區,也是這次特地來久留米本店的原因。本店的位置隱身巷內一隅,離久留米站徒步約10分,店外附設專用停車格。正餐時段客人較多,先於店外填單等待唱名。
雖然營業時間只到晚上九點,但那晚八點半用餐離開時,仍有日本客人持續上門。店內座位區分為吧檯與和式座席,座敷的設計適合團體用餐,整體比一般拉麵店環境舒適許多。黃燈灑落在室內木製的桌椅,也帶有居酒屋的色彩。
入座後發現桌面上的調味瓶罐和菜單非常豐富,而最吸引人的是提供冰飲的ヒンヤリ八女茶,和其他拉麵店的毫無新意的冰水不同。冰飲的綠茶口感清爽,這項服務特別討喜。
圖為日文版菜單,另有英文版附圖片,說明簡單清楚,容易選擇。拉麵口味主要有3種,分別為基本豚骨湯、屋台時代豚骨湯、黑豚骨辣麻油,再依不同配料衍伸不同拉麵菜色,也提供成人小份或小孩專屬的拉麵。
桌上調味罐多達7種,分別為餃子專用辣油、醬油,拉麵用的芝麻粉、洋コショー(西式胡椒粉)、紅生薑、原味蒜泥、辣味蒜泥等。
廚房各有一位煮麵和調湯的師傅,每個撈麵、瀝水、舀湯配製的動作迅速流暢,不需5分鐘的等待,拉麵便已上桌。
食べくらべセット(日幣900元)是兩個願望,一次滿足的概念。圖左為ラーメン,圖右為昔ラーメン,份量約為一般碗的一半。只能一人食用,無法兩人共食。
ラーメン的豚骨湯在碗的圓周浮著許多脂泡,味道香濃,配料包括叉燒、半個玉子、青蔥與海苔。
「大砲ラーメン」是「呼び戻しスープ」的發祥店,這種湯的特色在於把當日剩餘的豚骨湯保存至明日,待明日與新熬煮的湯頭混合使用,從創業1953年延用至今,如果這是一瓶陳年酒,想必是價值連城的了。湯頭滋味醇厚。叉燒片薄偏瘦,種類分為兩種,昔ラーメン用五花肉,其他拉麵則為腿肉。拉麵使用低加水直麵,易於吸附湯汁,選擇偏硬口感,入喉滑順。
昔ラーメン著重於重現屋台時代的味道,內容包括豬五花叉燒、半個玉子、筍乾、海苔、豬油渣和青蔥。豬五花叉燒的邊緣圈了些柔軟的脂肪,口感很好,不覺肥膩。而最特別的莫過於豬油渣,切成小方塊狀的豬油渣是炸豬油而生的副產品,質地香酥鬆脆,讓這碗以懷舊為題的拉麵滋味加分不少。
昔ラーメン的湯頭比ラーメン多了一股淺層的油香,這股油香類似拌麵裡提味的香油,或許是豬油渣的加持,讓整碗湯頭像變魔術般的換了張面容,這一口湯無預警地把我拉回到童年時代,那股早被我遺忘卻曾經擁有的滋味,為了延長過去的味覺記憶,又連連喝下好幾口確認,直至我深切地感受到昔ラーメン的魔力才罷休。
昔ワンタンメン(昔餛飩拉麵)(日幣830元)是店內人氣拉麵,上門的客人有九成都點上這碗。配料比昔ラーメン多出餛飩,其餘相同。
筍乾色澤淺黃,滋味新鮮軟嫩,比大部分拉麵店優質。餛飩大致是除了叉燒之外,還能加點的肉類配料,且每間拉麵店的餛飩包法和餡料滋味也各有異趣,只要遇上都想點來嚐鮮。這裡的餛飩皮綿嫩,而內裡大範圍的輕抹上一層肉餡,即使單薄,嚐起來也有滋味。
ごはんセット(日幣250元)包括白飯,五個餃子與漬物。這是第一次吃拉麵後還想點白飯接續,這種雙澱粉飲食是博多人的在地吃法,而另一方面想以湯泡飯的形式來回味昔ラーメン的豚骨湯頭。
湯泡飯大概也是懷舊既往的一種吃法,也忘了是誰教我的,小時候只要一碗白飯再搭上任何熱湯,就能吃下兩大碗,不過今非昔比,現今幾乎沒機會再這麼吃了。而昔ラーメン的湯來作泡飯滋味特別好,不需要太多就很有味道,我只用一碗湯泡飯便回憶十年的孩童時代,日幣250元便宜的很有意義。
餃子呈色金黃誘人,不僅煎得香,也煎得脆,一口餃的尺寸得以讓食客把酥脆的精華都一併打包。帶著腦海裡刻意儲存的味覺記憶離開久留米,才剛搭上回途的電車,心裡已思索著下回再訪「大砲ラーメン」的時刻了。
吃過必留痕跡:
喜歡吃拉麵的旅人,可以參考我在福岡的41篇拉麵食記
福岡米其林23篇食記,持續收集中
2019-05-10 取自Tabelog
留言
張貼留言